
看看中国,几乎每个技术领域都在进步和创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进步的秘诀在于构建有效的创新体系。不久前,我访问了北京、广州、深圳、上海、杭州等中国城市,参观了百度、腾讯、比亚迪、阿里巴巴、玉树科技等著名企业。目睹了世界先进的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技术,让我对自己之前的判断更加有信心。在全球科技变革浪潮中,中国科技崛起的大趋势日益明朗。 2019年我去中国的时候,路上还没有那么多新能源汽车。当时,我站在小鹏汽车的小工厂里,感觉一切都充满了未知。我忍不住想知道。 “这个品牌能保持强势吗?”目前,该公司与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合作任何。无论是北京三环早高峰,还是深圳南山写字楼下,比亚迪、文杰、小米等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随处可见,融入城市交通脉搏。我经常说:“请到中国去吧”。几乎所有技术领域都在发生巨大的进步和创新。要了解人工智能、机器人、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等未来技术发展,有必要到中国走近或研究中国的技术进步。不可否认,中国是影响未来的强大力量。西方舆论对中国的认识存在深刻偏见,低估了中国的创新能力。七年前,我曾对西方媒体表示,中国将引领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彼时,中国AI企业尚未进入国际舞台。竞技场,所以没有多少人相信这个预测。但我们注意到,我国人工智能等领域国际顶级期刊文章的数量和被引用量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已有8家研究机构在《自然指数2025》中国多个研究领域的研究领袖排行榜上跻身全球前10名。高被引论文数量与美国持平或超过美国。从专利数量来看,2010年中国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的专利数量落后于欧美。目前,全球人工智能领域60%的专利来自中国。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进步的秘诀在于建立有效的创新体系。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改变了原有的创新理念,过度追求短期利益。 INS中国注重长期目标,10年、30年甚至50年。政府与企业建立合作发展模式,公共部门积极引导和支持技术进步,私营部门快速将科研成果转化,展现出巨大优势。世界各国应该互相学习。几十年来,中国学习借鉴西方科技研发经验,以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然而,西方国家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宽容。各国或西方人必须面对现实并向中国学习,特别是在建立创新体系方面。一些欧美国家发现,自己在很多关键领域的优势正在追赶或被超越。但可悲的是,他们的反应并不是拥抱竞争,而是实施监管并实施竞争。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名实施技术封锁,遏制打压中国企业。这些类型的行动可能在短期内有利可图,但从长远来看注定会浪费。这种做法也让中国意识到需要弥补自身的短板,建立更强大、更独立的供应链。展望未来,无论是通过出口管制、关税还是技术禁令,都很难阻止中国的发展。 (作者为全球网络峰会创始人兼CEO、爱尔兰创新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