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周小昌:文化广场“变身”粮食晒场,党群同心

秋日的暖阳洒满孝昌县周巷市的村庄。下了几天雨,现在晴了。正是收获水稻的好时节。黄庙、青山、荣华村的文化广场上铺满了金色的稻田。村民们用铲子翻稻、筛稻、耙稻,营造出热闹的丰收景象。 “今年,我们家种了100多亩粮食,村委会门前的广场修好后,晒稻子方便多了。早上,村干部看到我一个人忙碌,就过来帮我,真是让人松了口气!”张小英在黄庙村文化广场晒米时笑着说道。 他所说的“帮助”,是周向震推进党的建设、引领基层治理的一个标志。黄庙村委会门前,两村委领导、周边村民、巡湾领导等他们自发成立了农民粮晒支援队。银发老人熟练​​地挥舞着铲子,身穿红背心的志愿者热情地工作。现场秩序井然,充满温馨。 “早上在海湾巡逻时,我们看到了张姐和唐哥,他们年纪大了,我们有责任伸出援手帮助他们。”黄庙村湾班组长毛三新、周庆奎朴实的话语,透露出基层治理的温暖。村“两委”干部和湾队领导的积极行动,不仅解决了农民争晴天的实际困难,而且在粮食的挖掘和收获过程中,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 2024年以来,周巷市以村级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对村委会办公室进行改造改造,建设了村委会办公室。“一专多能”的多元文化广场。这些广场不仅是村民饭后的“休闲场所”,也是秋收季节农民晾晒庄稼的“金田”。我们高效利用现场资源,真正回应人们的“燃眉之急”。 “党和群众齐心协力解决人民问题。”这幅描绘秋收、粮食丰收的画,将乡村治理的“精准”转化为惠民济农的“温度”。继续在周巷市落地,在党建引领下,开展新的基层治理,书写新篇章。 (王宏、王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