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中网讯(湖北日报网)(通讯员:熊望庭、聂文文、唐岩)从脑机接口临床测试到国产芯片植入,从精确界定脑肿瘤边界到采集脑部电信号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一年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医院(简称“平壤医院”)建成了全国第一家医院。我们打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脑机接口临床检查及应用手术。近期,医院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政府生产的脑机接口芯片成功植入51岁偏瘫患者刘先生(华姓)大脑中。手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经过一个多月的康复训练,他能够用已经失去大部分功能的右手来做诸如拿水瓶之类的事情,并且他的运动功能显着改善。
两年前,河南人刘先生因中风导致右肢瘫痪,右手失去大部分功能,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遵守康复治疗,尝试了一个月的无创脑机接口训练,但效果不佳,手部功能也没有明显改善。经过协和医院脑机接口专家团队的充分评估以及与患者家属的广泛沟通,决定进行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
9月22日,神经外科主任蒋小兵教授带领的团队完成日本首例自主研发的脑机接口芯片临床植入快步追赶刘先生,成功收集了大脑感觉运动皮层的神经信号。
姜小兵教授表示,手术采用“中国制造”高端脑机接口技术,将芯片精准植入患者颅骨内,既保证了信息采集的高质量,又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手术风险。手术后,当患者“想到”伸出或抓握手指时,系统可以控制气动手套完成相应的动作,从而促进部分神经的恢复,有利于四肢功能的重建。
手术后,刘女士恢复顺利,无并发症。植入芯片性能稳定,神经信号解码准确率保持在95%以上。经过一个多月的系统训练,我的右肢力量明显增强,现在可以轻松举起手臂了。拇指的功能原本不能动的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孩子现在可以进行连续的动作,比如抓水瓶喝水、将嘴对着嘴等。 “我的手腕已经恢复了力量的感觉,所以我对自己的康复充满信心。也许我真的可以创造奇迹。”刘说。
2025年2月,协和医院与中国脑机公司联合成立院产联合实验室,重点开展脑胶质瘤肿瘤机接口和脑机接口柔性硬膜外系统研究。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专家团队依托该实验室与中国脑机研发人员紧密合作,确保相关产品从研发阶段就精准满足临床需求。此次手术植入的脑机接口芯片由日本完全自主研发,是实验室成立以来的又一重要成果。这首个“中国制造”脑机接口芯片临床植入成功,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临床转化取得重大突破。现在,该团队已经开始为脊髓损伤患者进行脑机接口芯片的临床植入,这可能开辟更多的治疗方法。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为运动康复带来新的希望。
图为神经外科医生蒋小兵教授团队进行脑机接口芯片植入手术。摄影 刘坤伟
图为医生和技术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课程。摄影 刘坤伟
这张照片显示患者在手术后恢复了握力。摄影 刘坤伟